8月19日,出伏,意味着持续30天的三伏天结束,全年最热的一段时间过去。然而就目前的天气状况来看,人们并未感到热浪有退场的迹象。当天,省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:未来两天,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超37℃,其中南阳中东部、信阳中部、驻马店西部等多个区域的部分县(市、区),气温甚至可能突破40℃。今年三伏天为何这么热?还有多久能迎来凉爽天气?
针对这一现象,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唐晓静给出了答案:副热带高压在“强势控场”。“今年三伏期间,副热带高压位置比往常偏北,强度也更强,北边到了华北中部,西边伸到了四川盆地。”唐晓静解释,被副热带高压控制时,空气多是下沉运动,增温效果明显,晴热天气就会持续不断,这才让今年三伏天的高温范围广、强度大、时间长。
出伏不代表热天结束。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,省气象台预计,截至23日,我省大部分地区还是以晴天为主,热意不减。
具体来看,21日到23日是这轮高温的“鼎盛期”,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℃到39℃,东部、东南部部分地区可能达40℃到42℃。
到24日前后,全省大部分地区有望迎来阵雨、雷阵雨,高温天气会有所缓解。
眼下,我省玉米等秋作物正处在灌浆的关键时期,对水和肥料的需求很大。但本周气温偏高,土壤里的水分流失快,可能会影响作物生长。
农业气象专家提醒,这个时候要做好水肥管理,及时采取“一喷多促”措施。比如,喷施叶面肥,给作物补充水分和养分,帮助玉米更好地灌浆,增加颗粒重量。同时,相关部门要科学调配水源,保障秋作物灌溉用水。
此外,持续高温天气还要留意用电负荷,做好应急调配;尽量避开午后高温时段外出,注意防暑;开车出行时,要小心高温导致轮胎爆胎等意外发生。(记者 李若凡)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王晓飞 谷婷婷】